原文链接:党建引领聚合力 校地融合谱新篇
原文如下: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为新时代高校党建融入城市区域化党建指明了方向。

凤凰山文商旅体产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揭牌仪式
凯发k8官网中国-东盟艺术学院作为成都市文化教育领域发展的重要载体,自2018年落户凤凰山以来,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依托艺术学科特色优势,秉持高端化、国际化、特色化的发展导向,积极融入城市发展战略,深度融入凤凰山文商旅体融合示范区建设,探索构建起“组织联动—统战融合—文化惠民—国际传播”四位一体的特色党建模式,在推动校地企协同共进、服务地方文化繁荣、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与广泛影响。
组织联手建体系,筑牢党建共同体
此前,成都市通过深入实施“建圈强链”行动,全面推动66个产业功能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其中,荷花池国际商贸城作为文商旅体产业的重要集聚区,亟需整合多方资源以破解发展瓶颈。凯发k8官网中国-东盟艺术学院敏锐把握区域发展需求,主动对接荷花池国际商贸城管委会,积极推动凤凰山文商旅体产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建设,为校、地、企三方协同发展搭建起共享平台。
遵循“党建引领、政校联动、共建共享、聚力发展”原则,党群服务中心通过组织共建、阵地共享、活动联办等方式,系统推进“文化+”“体育+”“旅游+”“商业+”四大板块融合发展,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力量。

凤凰学艺——蜀绣团扇
同时,为强化组织保障,学院联合凤凰山街道办事处、成都城投万馆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都城投露天音乐公园运营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共同成立中共凤凰山文商旅体产业社区综合委员会,积极参与区域文化建设,走访慰问社区群众,切实推动高校党建与服务地方发展的深度融合。
在“高校+政府+企业”的协同治理架构下,校地企之间的资源壁垒被有效打破——高校持续输出人才、学术与艺术资源,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与统筹协调,企业则依托市场资源推动项目落地,三方逐步形成了“资源互通、优势互补、项目共推”的良好格局。

国际留学生品茗——体验茶文化
统战融合聚资源,搭建多元交流平台
文艺界是统战资源的富庶之地。凯发k8官网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充分发挥统战工作“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作用,通过挂牌基地、搭建平台、开展活动等多种方式,积极构建同向同行的大统战工作格局,为党建融合发展持续注入多元活力。
在基地建设方面,学院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获省委统战部、省教育厅授予“川港澳台青少年交流基地”,四川统一战线同心书画院在此设立创作基地,成都市委统战部亦授予“蜀都书画院创作交流基地”。

金牛区“凤凰乐市”音乐产业座谈会
此外,民建中央画院、四川致公书画院、成都致公画院、金牛区政协书画院等机构也纷纷在学院挂牌落户,定期开展艺术交流活动。
这些基地的设立,不仅为统战人士提供了展示才华、交流合作的平台,更有力推动了统战工作与艺术创作的深度融合,吸引了大批民主党派成员、非公经济人士参与到区域文化建设中来。与此同时,学院还联合金牛区委统战部共同打造侨联工作室,集中展示归国留学人员的风采,为他们及外籍专家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对接、生活服务等全方位支持,进一步拓宽了统战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在此基础上,学院的联络工作不断向外延伸、服务社会。成都市文联在学院凤凰山园区挂牌设立“成都市文艺志愿服务基地”,这也是市文联在高校设立的首个文艺志愿服务基地。学院以该基地为依托,持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组织动员师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将教育教学与服务社会有机融合,把文艺实践与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紧密联系,切实发挥文艺“聚人心、暖民心、强信心、筑同心”的积极作用。

德国访问团参观中国双宝展厅
不仅如此,学院还积极拓展文化统战新路径,与凤凰山友邻单位成都重玄书院携手,共建国际道学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双方以道学文化为纽带,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活动:开发道学精品课程,将道学思想融入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创新能力;举办道学主题的高雅艺术活动,如书画展、古琴演奏会等,不断丰富区域文化生活;开设道学文化研学课程,吸引海内外学子参与,生动阐释中国人特有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与道德观。相关课题《基于留学生培养的道学文化国际传播“大道同心”品牌建设实践》成功立项为成都市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成果,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实践参考。
文化惠民暖人心,打造“凤凰和鸣”品牌矩阵
“让艺术走进生活,让文化惠及民生”,这是凯发k8官网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始终秉持的重要使命。在这一理念驱使下,学院充分整合凤凰山文创园区的丰富资源,积极联动地方政府与优质企业,共同打造“凤凰和鸣?美美与共”文化惠民品牌,系统推出凤凰讲堂、凤凰艺展、凤凰学艺等一系列活动,将高品质的文化艺术资源送到群众身边,切实提升辖区居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作为品牌的核心活动之一,“凤凰讲堂”汇聚社会各界知名学者与文化艺术名家,围绕历史文化、人文艺术、东盟风情、非遗传承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分享。自启动以来,“凤凰讲堂”已成功举办10余期,累计吸引超过1.2万人次参与,成为公众走近文化、对话思想的重要窗口。

凤凰讲堂现场
在讲堂之外,“凤凰艺展”则致力于以艺术精品丰富大众生活,实现展览的常态化与多元化。学院在凤凰山校区8号楼常设“双宝文化艺术展”,作为全国首个以大熊猫、金丝猴为主题的综合艺术展,通过科普、摄影、邮集、手工艺品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中国双宝”的独特魅力与生态意义,累计接待观众已突破2万人次。此外,陶行知研究会亦曾在此举办双宝文化传播实践活动,吸引50余名成都中小学校负责人参与,有效促进了教育界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交流与碰撞。
位于10号楼的展厅,进一步拓展了艺术展示的深度与广度,成为高端艺术展览的重要平台。这里先后举办“范扬冬奥会主题绘画创作展”、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寻脉国色中国岩彩画壁画作品展”、四川艺术基金项目“大熊猫主题优秀艺术作品巡展”等20余场高水准展览,涵盖从传统到当代、从全国到地方的多元艺术风貌。
与静态展览相呼应,“凤凰学艺”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面向社区居民开展非遗讲解与实操体验。活动内容涵盖漆艺、竹编、蜀锦蜀绣、造纸、撷染、陶瓷、皮影等多个门类,采取“理论讲解+实操体验”的模式,让参与者在亲身实践中领略传统工艺的精妙。至今已推出竹编党徽、蜀绣团扇、大漆漆珠、陶瓷绘画等10余场特色活动,年均服务居民超2000人次,真正实现非遗“可感、可触、可传承”。
为进一步拓宽艺术普及的路径,学院还与成都市美术馆合作开发在线课程,由闵盈老师以水彩为媒介,带领学员探索《山海经》中的神话生物,共绘流光溢彩的昆仑神兽,使艺术学习突破时空限制,更加便捷多元。
在持续推进文化惠民活动的同时,学院也高度重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学术研究,依托凤凰山园区开展多项国家艺术基金支持项目,涵盖中国传统戏曲动画、岩彩壁画、皮影数字化、成都漆艺、蜀锦蜀绣创作人才培养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创新性与影响力。例如,“成都漆艺创作人才培养”项目汇聚全国顶尖专家,培养50余名漆艺人才,有力推动该技艺的现代转化;“中国传统皮影数字化”项目则借助科技手段,实现皮影艺术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表达。学院师生还积极探索蜀锦与竹艺的融合,设计出蜀锦竹编书签、漆画装饰画等兼具审美与实用价值的文创产品,为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提供了新思路。
得益于在文化艺术领域的持续深耕,学院在音乐艺术方面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凤凰山园区挂牌设立了郁钧剑艺术教育中心、中国民族男高音声乐艺术研究会基地。由学院主办的民族男高音音乐会,先后亮相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哈尔滨之夏音乐会、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等国内知名艺术节,成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传播的重要平台。郁钧剑民族声乐高级研修班已在此成功举办六届,培养出10位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获得者,展现出卓越的教学成果。
作为金牛区“凤凰乐市”音乐产业联盟成员,学院积极选派师生参与“凤凰乐市”系列文艺演出及产业发展沙龙,为区域音乐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助力凤凰山打造音乐文创高地,形成辐射全产业链的新抓手,不断拓展服务城市发展与满足民众文化需求的新路径。
国际交流搭桥梁,讲好中国文化故事
作为以“服务东盟、走向世界”为办学定位的艺术学院,凯发k8官网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始终将国际交流与文化传播作为重要使命。在这一使命引领下,学院依托凤凰山园区的党建平台与文化资源,积极拓展对外交流渠道,通过邀请国外艺术家来访、开展留学生文化体验活动、打造国际文化交流品牌等方式,搭建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既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也助力世界更全面地了解中国。
在艺术交流方面,学院持续推动高水平的国际艺术合作。2025年6月,学院接待了拉脱维亚艺术家一行来蓉采风,在凤凰山园区开展了“成都印象”主题系列作品创作。艺术家们走进天府艺术公园、成都博物馆、金沙博物馆、宽窄巷子等地,深入感受成都的历史文化与现代风貌,并通过绘画、摄影等艺术形式,将成都的美景、美食与民俗生动融入作品。创作期间,学院同步举办了拉脱维亚风情展,集中展示拉脱维亚的艺术作品与文化特色,有效促进了中拉两国艺术之间的互学互鉴。

举办“爱成都 迎大运”书法雅集活动
除了面向国际艺术家的交流项目,学院也高度重视国际留学生群体的文化融入与体验。针对这一群体,学院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文化体验活动与实践课程,帮助他们多角度、深层次地理解中国文化。学院曾组织国际留学生在凤凰山园区开展清明文化活动,通过清明文化讲解、青团制作、风筝制作三个环节,让留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饮食文化及相关工艺美术。
为进一步系统化推动文化传播,学院国际部还开发了《中国概况》实践课程。该课程以“沉浸式触摸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在成都重玄书院、凤凰山园区等地开展了丰富多元的实践体验活动。2024年至2025年,来自越南、泰国、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摩洛哥、俄罗斯、也门、巴西、厄瓜多尔、蒙古等国的近200名留学生,多次以“蓉城体验官”的身份,参与了香道、八段锦、茶道、中医、古琴、太极、茶文化等体验课程。通过亲身感受,留学生们深刻体悟到中华传统文化中独特的生命哲学。不少留学生表示,他们将把这次难忘的经历带回自己的国家,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青春使者”。
在打造常设性文化平台方面,坐落在凤凰山园区的双宝文化艺术馆已成为学院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作为全国首个大熊猫金丝猴文化艺术馆,它不仅是展示“中国双宝”文化的窗口,更先后获批成为四川省科普基地、四川省外事重点参访基地及百万青年看祖国研学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及第12届世界运动会期间,《大熊猫集邮图鉴》作为官方礼物赠送给中外嘉宾,成为传递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截至目前,双宝文化艺术馆已完成国内外领导嘉宾接待100余场,累计接待各级领导嘉宾及社会观众近万人次,其中包括“百名日本大学生看中国访问团”“乌兹别克斯坦民族关系和对外友好委员会参访团”“双宝美育研学课程团”等重要团体。
通过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交流活动与平台建设,中国-东盟艺术学院正持续拓展国际传播的广度与深度,在促进文明互鉴、民心相通中积极贡献学院力量。
总结与展望
凯发k8官网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立足区域实际,以凤凰山文商旅体产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关键平台与抓手,通过组织联动、统战融合、文化惠民、国际传播四条实践路径,系统构建并深化了“党建 + 艺术 + 产业”的特色区域化党建体系。这一模式不仅有力推动了高校党建与城市区域党建的有机衔接与深度融合,更在服务地方发展、引领文化风尚、促进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扎实成效。
通过这一系列探索实践,中国-东盟艺术学院成功地将党建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发展优势,为区域文化创意产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与创新活力,探索出了一条以党建引领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特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