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要闻
新闻网首页 >> 成大要闻 >> 正文

【特色课程】上课结婚?成大这门课带你玩转婚礼策划

文:张旌玥图:秦俊 来源: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党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 来稿单位审核:陈钧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5日


“有请新郎新娘入场!”悠扬的乐声中,一场以“林间诗语”为主题的浪漫婚礼在凯发k8官网学术交流中心1002温情举行。绿植与鲜花巧妙布置,让人仿佛置身森林秘境。




两对“新人”款款登台,交换信物——一对西装婚纱经典优雅,一对装扮青蛙卡通头套趣味十足。台下,身着职业装的学生们专注地穿梭忙碌,调试设备,一切井然有序。这并非真实的婚礼现场,而是凯发k8官网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婚礼策划与组织》选修课的实践课堂,知识与创意在此碰撞出浪漫火花。


用办大会的思维操办婚礼


“别小看一场婚礼,它本质上就是一个微型会展项目,特别考验系统化的流程管理和创意!”课程负责人岳培宇老师,是凯发k8官网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讲师、文化产业管理系的副主任,同时也是ICCA国际会议研究及培训中心(CIMERT)副主任暨国际会议专家。她将多年积累的大型活动筹办经验,巧妙融入课程教学。开设这门课的初衷很实在:一是回应中国庞大婚庆市场对专业人才的渴求;二是发掘会展学生的“活动策划基因”与婚礼策划的核心逻辑——平衡时间、成本、质量——完美契合。



这门面向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大三学生的选修课,因其独特的“好玩+实用”,成了学生中的“香饽饽”。它不讲空洞理论,而是带大家真正弄明白:结婚到底要准备些什么?古今中外的婚礼习俗都有哪些奇妙之处?比如我们古代的“三书六礼”到底是怎么回事?世界各地的婚礼又有怎样有趣的风俗?


课堂变身全球婚俗“故事会”


在《婚礼策划与组织》的课堂,绝不会有枯燥感。这里更像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文化创意交易所”。岳老师讲解理论知识时,尤其注重用“讲故事”的方式科普婚俗文化。比如,她会详细拆解中国古代婚礼的“三书六礼”:“这可是从提亲到成婚的一套完整礼仪,包含聘书、礼书、迎书三份文书,还有纳采、问名、纳吉等六个步骤,处处体现着传统婚姻的庄重。”



学生们更是课堂的主角。大家分组后,每周都会分享挖掘到的各种有趣婚俗。中式“三书六礼”的讲究、西式婚礼仪式的演变……这些文化知识在生动的讲述中变得鲜活。尤其让人大开眼界的是同学们分享的多样习俗:藏式婚礼小组不仅展示了卫藏、康巴地区新郎骑马迎亲的英姿,还讲解了“煨桑”仪式的深意,甚至聊到了拉萨“三日婚礼”的现代变迁和微信“云聘礼”的新潮流,文化碰撞的火花四溅!


讨论婚礼主题时更是“脑洞”大开。从仙气飘飘的森系婚礼,到浓郁特色的民族婚礼,再到复古风情、极简风……同学们的热情和创造力让岳老师印象深刻:“大家互相启发,点子越聊越精彩。这种讨论让知识真正扎根,做起来更有谱。”


调研与实践:从纸上谈兵到亲身实践


光听故事还不够,学生们还要“真刀真枪”做调研。小组需要选定主题,比如《婚摄旅拍消费趋势》,对比国内不同城市及国际城市的婚庆服务价格,分析行业趋势,撰写调研报告。伴手礼调研小组就扎根成都、泉州、上海,分析从川剧变脸茶具到非遗古船模型等特色礼品,直接对接策划中的采购环节。这些亲身经历,不仅深化了对婚礼策划的理解,有时还意外点亮了职业新方向——比如专门做特色礼品采购或开发。


整个课程最让人翘首以盼的环节,那必然是全班同学合力完成一场真实的主题婚礼实践!从创意构思、方案策划,到场地搭建、供应商对接,再到角色扮演婚礼“四大金刚”——摄影、摄像、主持、化妆,学生们体验了全流程操作。




当“林间诗语”的纱幔落下,那些藏在细节里的用心——应对天气的三套预案、摆成爱心的小零食、藏着新人恋爱故事的视频彩蛋——都印证了学生们将所学融会贯通。负责婚礼微视频剪辑的黎千琳同学感叹:“这次经历让我学会了用镜头讲故事,比单纯学技术难多了,也更有成就感!”


浪漫不止于婚礼,更在于成长


谈及未来,岳老师肯定地说:“这门课当然会继续开!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让学生们不仅系统了解婚礼策划,更能通过丰富的实践积累宝贵经验,成为成大会展学子独有的一份‘浪漫’记忆。”通过“学知识、做调研、真实践、勤反思”的完整过程,学生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为未来铺就了更宽的路。完成课程后,无论是自信踏入婚庆行业,还是将策划管理能力灵活运用到其他领域,学生们都拥有了更多可能。



从深入探究“三书六礼”的文化底蕴,到亲手打造“林间诗语”的创意绽放,《婚礼策划与组织》课程生动演绎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它以“婚礼”这个充满人情味的载体,把专业的会展管理思维变得可知可感,成功打破了课堂与行业的围墙。它证明,创新教育可以如此接地气,又充满远见——在浪漫的实践中播下专业的种子,收获的,是面向未来的无限生机。

编辑:闵秀玲责编:吕佳